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在家玩魚菜共生之建構篇

在家玩魚菜共生之啟蒙篇中,我決定使用某種魚菜共生系統的結構,以下概述緣由:




王獻堂的書上介紹4種家用小量的系統結構,分別是介質床;養液薄膜;浮筏式;潮汐灌溉,

其中介質床和潮汐灌溉在我的理解上屬同一類別,差別在後者是針對盆栽所設計,

因此兩者具備同樣的缺點:

1.做為介質的發泡煉石使用到後期孔洞會被爛掉的根和細菌占據造成酸性發酵的狀態,必須全

部倒出來清洗,以該系統使用的煉石數量,可能會洗到哭出來。

2.使用鐘虹吸的潮汐灌溉可能會遭遇上槽植床水體交換速率過度頻繁,難以掌握硝化作用和溶

氧度,容易導致菜種不好,魚養不活。適用範圍可能侷限在休閒或趣味性質居多。

再加上虹吸排水的時候聲音很大聲,而且流入魚池也有聲音,擔心吵到鄰居所以不採用。

(後來網路上有賣家兼資深玩家禾櫻告訴我,聲音的部分有辦法克服,嗯.....先玩初階就好)


至於養液薄膜,也有人稱管耕,很像是純水耕,我對這項技術持保留的態度,

畢竟全世界的農作物絕多數是土耕而得,大自然有她的道理在,我在家自己玩魚菜,

不必和人爭辯水耕好不好的事。


消去法的結果就可得知我採取的系統結構是浮筏式,簡單的說就是直接在魚池上種菜啦!


決定系統結構後就要開始敗家了,以鍍鉻層架立體化擺設,底下第一缸,第二缸在上面。


養魚必先養水,但我嘗試三種不同方式,沉水馬達(左)配第一缸,打氣機2台(中左),其中一

台加掛過濾棉配第二缸,另一台純打氣配第三缸。


第三缸是為了實驗在陽光較多的向南晾衣場所設,結果還沒2周,就發生綠水的悲劇。


綠色六邊形的東西叫花飛碟,它可以用扣件組合,不過最好要扣在一起成一個面,

我就是不小心單獨一個飄在水槽上,結果就發生翻船的悲劇,培養土全流到池子裡,E04!

中間黑色的杯子叫神奇杯,把它套進花飛碟後杯底剛好有幾毫米吃水,經由毛細作用供水。


圖中的幼苗是原本埋在土裡的,嘗試移植到神奇杯中,差點忘了提,當我排除養液薄膜的結

構時,就已經打定主意要使用花飛碟與神奇杯的組合做土水耕,或稱半土耕,它的好處是杯

底的間隙可供植物氣根生長,而魚池過濾打氣讓水中氧氣含量高於一般空氣,根部直接吸取

水中氧氣,又不怕植株缺水而乾枯。

上半部可以使用培養土,讓當中的微生物促進各種肥份的分解及形成,怎麼會有這麼天才的

設計呀!


既然硬體架設的差不多了,那就開始播種了,先用水耕棉埋入種子,


靜待幾天後有動靜了,可是水耕棉都會浮起來,不用東西壓著好像表面都乾乾的。


現在就祈禱能夠順利收成,多到足以炒一盤菜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